現在台灣部分山林環境保護良好,可為養蜂提供無可取代的絕佳天然環境,且養蜂的收益還相當可觀,但目前投入森林養蜂的人仍舊少之又少。究其原因,最主要還是成本高且起步難。
不等同於商業養蜂,森林養蜂在顧經濟的同時也需考慮環境永續,不能操之過急,需在尊重自然、順應自然的基礎上善用科學,有效的餵養。不同於為快速謀求利潤而採取不當人工干涉手法,森林養蜂為促進蜂群健康成長,會保留較多的花粉、花蜜給蜂群,使飼養成本較為高昂,且因養蜂環境多在遠離都市的山林,所以人工成本也相對較高,投入時間也相對需要更多。
不僅如此,蜂群強盛與否與環境息息相關,健康的蜂群極度依賴良好的天然環境。台灣山林的多樣性也造成了養蜂更需因地制宜的考量。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助理廖晉翊表示,最初開始陪伴阿禮部落,協助部落青年唐佳豐養蜂時,也曾諮詢很多老蜂農的意見,但因為部落養蜂較特殊,不同於一般平地養蜂,受到的影響與限制不同。老蜂農大多不看好,認為在森林中養蜂,是不可能之事。也因為很多人不相信其前景,敢於實踐之人較少,所以目前成功案例並不算多。
除了森林養蜂還在發展初期,缺乏較為成功的實踐案例外,養蜂作為有利於環境和經濟的雙贏產業,做起來並不容易。廖晉翊表示,養蜂技術門檻較高,從頭開始培育一個成熟的養蜂人需要花費很長時間,難度也比較大。屏東霧台阿禮部落養蜂人唐佳豐學習養蜂多年,初期也是不斷經歷失敗,蜜蜂甚至所剩無幾,但這都是養蜂的必經之路。目前,阿禮部落養蜂小有成果,回望過去幾年,一直陪伴、協助指導的廖晉翊表示,「我們是一路做又失敗,然後用失敗來去成就我們現在的成果。」
相比其他森林養蜂面臨的挑戰,人力不足這一大問題,對於產業的持續發展可謂是致命一擊。林下經濟的目的不是一昧地賺快錢,跟保護山林一樣,都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和努力,也需要有更多人力投入其中,若無法堅持傳承,前人的努力付出最後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。雖然目前森林養蜂成功的案例並不算多,整個產業也在起步初期,前景不能保證,但還是有像唐佳豐等人在堅持和努力。對阿禮部落而言,森林養蜂不僅僅只是為了保護環境與獲得經濟收益,更是守護部落文化的新方式。